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资料 > 管理&法规

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

2013-01-02 14:54:45来源:用户投稿作者:白永平,时保国 (甘肃省社科院)

3.2.3沿线城镇体系建设

铁路干线并非一建成就会成为沿线地区经济增长轴或发展轴。铁路沿线具有较高的经济强度和势能,存在影响力强、相互联系的区际或区域增长极或增长地区,是铁路干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轴的充分条件之一。因此交通运输通道必须联结沿线各个具有相互联系的城镇,通过强化各中心、城镇间的相互联系,诱导铁路干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轴。因此,构建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强沿线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白永平等: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城市经济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6%),其余市县的城镇化水平居于6%一42%之间。由此可见,兰渝铁路沿线大中城市少,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不完善;城镇化水平整体发展较快,但内部差距仍然很大。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壮大城镇经济实力,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骨干、中心城镇为支撑的兰渝城镇发展轴,是构建兰渝经济带的首要任务。

4存在的问题

4.1区域经济差异显著

目前,由于受交通落后的制约,特别是苦于缺乏铁路运输,兰渝铁路沿线经过的县市区中,就有多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人,约占全国未脱贫人口的七分之一,不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而兰州、重庆市区已进入小康社会,正向全面现代化社会发展。地区经济差异大,造成地区间经济联系减少,严重影响经济带的构建进程。

4.2产业结构水平低

兰渝铁路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较为落后。一是三次产业间比例协调性较低,表现为第一、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中原材料、初加工产品所占比重大,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较小。严格说,除兰州、重庆外,其他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很少或基本没有。

4.3城镇密度小、实力弱

受自然、人文条件的制约,兰渝铁路兰州·广元段的城镇分布疏散,密度较小,只有陇南一座小规模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不足15万,难以承担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用,导致兰渝经济带在该区段出现一个“塔腰带”。相对而言,处于西南地区的广元·重庆段城镇的集聚作用比较明显,但受地形的阻隔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城镇之间的联系、城镇与所属地区农业经济的联系较弱。城镇实力弱,致使沿线一些山区县较少接受城市的辐射和吸引,城市(增长极)对其带动作用微弱。

5兰渝经济带构建对策重点

5.1完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

铁路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是铁路发展轴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动力供给线、水源供给线及邮电通讯设备等线状基础设施束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外部条件,以铁路干线为主的交通运输线只有与他们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集聚力。应从经济带的整体出发,不断完善与铁路干线平等、交叉的干线或支线运输基础设施束,集中力量建设强大的运输中心,构建一个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系统,为沿线客货运输、商品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扩散,将交通远输联系转变为经济联系。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区域运输体系的对接,尤其是通过西北、华南、东南沿海等贸易出口加强与国外交流,与国际运输体系连为一体,推动兰渝经济带的超常规发展。

5.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扩散

产业实体是交通经济带的主体,产业结构升级和扩散是经济带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力,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和升级是经济带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结合兰渝经济带产业结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路:首先,兰州、重庆应充分利用独特的政策、科技、教育等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加快以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周边地区的转移,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同时两省、市应制定鼓励政策,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加强合作,实行强强联合和产业重组,互借对方优势资源和载体,实现“双赢”发展;其次,兰州、广元段市县工业基础薄弱,特色农业前景广阔,应抓住西部开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广元、重庆区段市县能源资源丰富,加工制造业实力强,应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

5.3合理构建经济增长极

依据增长极理论,必须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行地区,集中力量使这些区域首先发展和富裕起来,从而带动全区的发展。在构建兰渝经济带时,除加强兰州、重庆两城市的龙头作用之外,还应着力培育陇南、广元、南充、广安四个经济增长点,使其成为兰渝经济带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要选择条件成熟、区位优势的小城市(如阆中、南部、武胜等)培育成中等城市;创造条件使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如榆中、渭源、岷县。

5.4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

沿线地区城镇化尚处于快速增长前期,起点较低,应及时做好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突出发展大城市,加快兰州、重庆特大城市建设,结合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强化其中心功能和作用,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城市经济区,带动区域城镇发展;迅速提高陇南、广元、南充、广安等城市的带动力,在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水平的同时,重点强化功能建设,努力增强中心城市的管理、服务和生产功能,发挥其对整个区域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及时将分散在农村的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集中到城镇,加速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利用乡镇企业来推动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

5.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兰渝经济带经过黄土高原区、秦岭高中山区、四川盆地区及岷江、涪江等一级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去,不少地区不顾生态系统特点,对土地的利用经营粗放,一些山区劈山造田,部分林地采育失调,牧区超载放牧,流域水土资源利用不尽合理,常出现上游盲目开垦超量用水,下游耕地撂荒的现象,致使带内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兰渝经济带沿线应统一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首先要保证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其次,通过新建和完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应继续坚持以修建梯田、坝地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治理方式,以科技为先导,与生态工程相结合,使土地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