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打正着的毕业分配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技术人才奇缺。1952年7月,沈志云怀着激动的心情,填写了3个去机车车辆厂工作的志愿,一心向往到生产一线去大干一场。然而学校的决定下来却是安排沈志云留校当助教,而且是到理论力学教研室搞基础课教学。“那时我到底还是年轻,对决定很不高兴,还为此痛苦地闹过一段情绪。但后来看到老师们那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作风,我也逐渐接受了这份工作。”沈教授回忆说。他自己也没有料到的是,一旦干上教师这个行当,还真有点难分难舍了。为此,沈教授幽默地调侃道:“别人填写简历是长长的一串,而我只要一行就行了。”

面对基础课“理论力学”教学工作,沈志云还是开始了百分之百的投入。他重新回到教研室,面对一座座耸立在面前的“知识更新”的大山,他显得有些愕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国际同行的步伐?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只争朝夕,加倍努力!那时,他还有行政工作缠身,尽管已年过半百,但精力相当充沛。他把一天的时间分成4个单元,第4单元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也是他效率最高的1个单元(这后来被熟知他的人称为“沈氏时间4单元”模式)。当时,学校只有国产108型计算机,输入靠穿纸带,输出数据靠人工整理。他常常一千就是一个通宵,这样的日子持续了3年多时间。

辛勤的汗水终于汇集为丰硕的成果,1981年他在《铁道科学技术动态》上发表了《利用数学模型作机车横向振动的振型分析及参数研究》。该文后来在剑桥大学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时,受到国际同仁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我国车辆动力方面在国际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对此,沈教授颇有感触地说:“许多事情,以为不利的不一定不是好事,专业课教师来搞基础课教学,当时很不安心,以为吃了亏。现在看来,逼着你去加强基础,其实是件大好事。当然加强基础不一定都采取这种方式,但基础理论之重要则是普遍的真理”。


被隐瞒8年的“沈氏理论”

当我们提及在业内颇具影响的“沈氏理论”,沈教授至今仍不是很赞成这种提法。他谦虚地说:“那只是国外专家的说法,我认为科学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自身的价值,不在乎他究竟有多大名气。”

那是1982年11月,沈志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当访问学者。他与赫追克教授合作进行了2项课题研究。其中一项是轮轨蠕滑力模型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期,荷兰卡尔克教授提出了轮轨蠕滑理论,成了该学科知名度很高的理论权威。但是该方法过于复杂,不能直接用于计算机动态仿真。

沈志云废寝忘食,通过反复实验摸索,提出了非线型轮轨蠕滑力模型理论。该模型理论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仁的强烈反响,卡尔克也大为赞叹,称其为铁路车辆动力模型中最好的模型理论,并将它作为1983年轮轨蠕滑理论发展的标志载入自己的述评报告中,此后,沈氏模型被国外同行广泛引用。然而,沈志云自己却很谦虚,1984年1月他回国后,只是把它作为沃尔缪论——约翰森改进模型加以引用,从未对别人谈起过“沈氏理论”。直到1991年,卡尔克的科学名著《三维弹性体滚动接触》中译本出版后,“沈氏理论”才为国人知晓。

特别的“院士专车”

在西南交大,说起“院士专车”,不少人都能说上好一阵子。这不仅仅是因为“院士专车”本身很特别,更多的是它是院士一家简朴生活的真实写照。

可以说,沈教授50年的辛勤耕耘,创造了不凡的业绩。迄今为止,他完成了2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现主持制定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他大但提出以有限资金,自己动手研制继德国之后世界第二台实车运行模拟装置——机车车辆滚动振动实验台,该实验台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超过了德国,为铁路提速和修建高速铁路做出了重大贡献;培养出博士、硕士共50余人,他指导的一篇博士论文2000年被评为全国百篇最佳博士论文之一;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人员交流,保持与国外同行们的密切联系,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享有较高声誉……

然而,沈教授一家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在交大校园里,人们经常看见沈教授的老伴姜兵大夫骑着一辆旧三轮车,上街买菜,收发信件等,时不时也看见沈教授坐在后座上,两老伴有说有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老伴为我的确付出不少,她本身很能干,从湖北医学院毕业后,本可以分配到北京第二人民医院,但她跟我到交大学校医院做了一名大夫。她不仅承担了全部家务,而且还帮我收集整理一些资料、信件什么的,成了我的秘书。有朋友开玩笑说我的成果应分给她一半,我说那不成,至少应分给她60%。哈哈哈……”沈教授说完又是一阵爽朗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