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当前语境下,就是向公民进行马克思理论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公民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何种途径和方法是要是特定社会群体的诸多方面特点而定,对于大学生来说,课程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增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亦是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教育高校教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具体表现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之自觉的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指导其实践活动。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理性基础,无信仰的人极易在人生旅途的行进中迷失自我,因此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具体表现除了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还发挥着价值导向,品格塑造,行为规范等功能。在价值观建设方面的导向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另一方面是对个体价值选择的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确立和强化个体对主导价值观念的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个体日常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学生的品格塑造方面亦有不容小觑的作用,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曾说过:“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运动而产生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规范的制约作用,并且很好的指导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成为其行为的指南。
以上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一些主要表现形式,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具体情况却是令人忧虑的。社会的急剧变迁给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发挥提出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功能弱化、功能链运转不良等现实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应寻找有效路径,有机融入的家庭、学校、单位、大众传媒、日常生活等社会化领域中,形成社会化合加在当今社会领域里存在着信仰失落、道德失范等现象,为新时期的思想道德提出新课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便成了当务之急。
在探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途径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分析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相关因素。进入21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可以说是问题不少,挑战严峻。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突、融合的时代,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这无疑增加了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使之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难度,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种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除此之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因素还包括教育体系和教学工作本身,我们还应看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等等问题
针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必须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仰基础,增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适应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应当注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即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注重柔性灌输与渗透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贯的,即是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能利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但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却是常新的。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学生也在变,因此教育内容的重点自然也在变。这便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变化了的情境,大胆探索,改革教育手段和方法,在新的形势下才能取得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大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注重柔性灌输与可渗透性。传统的正式、公开、正面的理论灌输和说服教育,政治色彩浓厚,宜多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和独特情感;要多采用解释的辩证分析得柔性教育和事例结合的阐述和渗透方法,借助先进的信息媒,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渗透到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随着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更加激烈。在网络时代,人人都能接触网络世界,每个人即是信息的受着,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中介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区别逐渐淡化。互联网等信息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通道。面对新兴的信息传播渠道带来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网络化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抢占“网络思想理论教育阵地”,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化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调整思想理论教育方法,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变静态化、抽象化的思想理论教育为动态化、形象化的教育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动性和吸引力。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方式应当朝着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思想理论教育时间,拓展思想理论教育空间,使思想理论教育学科小课堂、社会大课堂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网上网下思想理论教育合力”。除此之外,开发和研制思想理论教育软件,对不良教育、有害教育进行有效地监控和屏蔽,亦有助于提升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