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提出
太原枢纽2011年客运全部在太原站办理,始发终到车57.5对,通过车22对.主要方向是石家庄方向占26.28%,其次是中卫银川方向和南同蒲方向,分别占10.90%。太原站2011年旅客发送2362万人。特别是春运期问太原枢纽客运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远不能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随着太原枢纽铁路建设的推进,枢纽客运系统分工和布局需进行统一研究,如图1所示。
2客运系统分工研究
2.1客运作业量
2.1.1客流密度
随着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的建成通车,大西客运专线的引入、枢纽西南环线的建设以及相关路网的逐步完善,太原枢纽客流构成和总量将发生较大变化,预测枢纽各方向的客流密度见表1。综合分析枢纽各方向客流生成特点,始发终到客流约占总客流的2/3,通过客流约占总客流的1/3。
2.2.2旅客列车对数
根据预测的客流密度,结合客流特点、旅客需求、列车输送能力、满员率及客流波动系数等因素,以铁路运输企业效益及旅客出行效用满足最大化为目标,分析计算确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旅客列车对数。太原枢纽各年度预测的枢纽旅客列车分方向对数见表2。
从表2可见,2015年办理始发终到车166对,通过车80对;2020年办理始发终到车209对,通过车105对;2030年办理始发终到车257对,通过车137对。从车流特点来看,太原枢纽旅客列车以始发终到为主(占67%),通过为辅(占33%)。
2.2客运站分工
2.2.1城市发展规划
太原市地处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贯市区南北。太原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为“南移西进,北展东扩”,而实际上东西北三面因山脉阻隔,可供拓展区域有限,按照太原市的地理方位和城市格局,南移成为太原发展的主要方向。将逐步形成“一区一廊双轴”的空问结构体系。“一区”是指太原都市区中的太原市部分,包括太原市区、清徐县、阳曲县;“一廊”是太原市作为发挥国家级战略功能、起到承东启西的国家级、东西向交通走廊型轴带,核心功能是联系对接中西部、沿海地区等;“双轴”主要是指太原市域内的城镇经济发展轴带,包括大运(太原段)一织轴带和太焦(太原段)二级轴带。
2.2.2客运站分工原则
客运站分工原则:一是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旅客生成特点;二是尽量利用既有设备,符合客运站的功能定位;三是尽量减少机车、车底在枢纽内的走行距离;四是所有客运站的能力利用率相匹配;五是点线能力协调、交叉干扰少;六是提高铁路服务频率,尽量方便旅客乘车,缓解市政交通压力。
2.2.3客运站分工
根据太原枢纽衔接线路及两客运站设备设施特点,客运系统合理分工为:太原站以办理普速车作业为主,即枢纽环线、太兴线、北同蒲、南同蒲、太焦线、既有石太线方向普速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在此站办理;太原南站以办理高速车作业为主,即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大西客运专线方向动车组的始发终到作业在此站办理。
通过车:为缩短大西客运专线铁路大同方向至石太客运专线方向折角车在枢纽内走行距离,此部分通过车应在太原站办理;同时,因大西客运专线运城方向至太中银方向无联络线,且太原南站两车场未连通,在太原南站无法折角,故此部分折角车需在太原站办理作业。其他5个方向的折角车流,因太原站、太原南站和所有衔接方向都连通,原则上在2个车站都能办理通过作业,重点需要考虑的是两客运站能力适应性。
太原站2015年(2020年、2030年)办理始发终到普速车57对(69对、77对),折角车6对(7对、8对),能力已经非常紧张,无法再承担通过车作业。而太原南站2015年(2020年、2030年)办理始发终到高速车109对(140对、180对),能力富裕很多,故枢纽内通过车(2015年77对,2020年98对,2030年129对)应在太原南站办理作业,同时,太原站往南始发的普速车(2015年13对.2020年15对,2030年16对)和枢纽环线客车(2015年25对,2020年33对,2030年34对)亦可在太原南站办理作业,以方便旅客乘车。
两客运站分工方案见表3。
3客运系统布局研究
3.1问题分析
3.1.1太原站能力紧张
根据分工,太原站2015年(2020年、2030年)办理始发终到普速车57对(69对、77对),折角车6对(7对、8对),至2020年能力已经饱和,2030年作业将更加紧张,远期需要扩能改造或分流,以缓解车站能力紧张。
3.1.2铁路服务频率问题
根据上述分工,受太原站能力控制,枢纽内几乎所有的通过车(2015年77对,2020年101对,2030年129对)均只能在太原南站办理作业,以及太原南站往大西客运专线铁路大同方向、石太客运专线方向的始发终到车(2015年76对,2020年92对,2030年112对),都须在太原站直接通过,无法停车,从而大大降低了铁路的服务频率,而太原站至太原南站问距离为8km多,北部居民去太原南站乘车非常不便,若能增加太原站旅客列车停车数量,提高服务频率,将更加方便旅客乘车,缓解市政交通压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