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监测内容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状况、危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以及水土保持效益的监测等。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包括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内各类、各强度等级水土流失的面积,水土流失程度及其分布,各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的典型土壤侵蚀模数,施工地段的作业带清理,路基开挖或填筑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量和典型地段水土流失强度的监测。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包括各种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发展、植被的破坏情况、土壤肥力状况(质地、表层有机质和养分等)、土地占用情况和诱发退化面积、已有水土保持工程的破坏情况等。水土保持效益监测主要监测植物措施的生长情况、林草成活率、保存率,防护工程自身的稳定性、运行情况和减水减沙挡渣效益,边坡稳定情况、地貌恢复情况、耕地恢复面积和恢复质量等。
2 监测方法
2.1 简易坡面量测法
简易坡面量测法也叫测钎法,在汛期前将直径0.5cm-直径1.0cm,长50 cm-100cm类似钉子形状的测钎,根据坡面面积,按一定距离分上中下、左中右纵横各3排布设于监测区,并测量面积(见图1)。钢钎沿铅垂方向打入坡面,钉帽与坡面齐平,上涂红漆,编号登记入册。坡面面积较大时,为提高精度,钢钎应适当加密。在每次大雨过后和汛期终了以及时段末,观测钉帽距地面高度,计算土壤侵蚀厚度(采用均值),并用如下公式计算土壤侵蚀总量:
要加以说明的是,简易坡面量测法首先量测坡面形成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记录造成侵蚀沟的降雨量,每次降雨后或汛期结束后,量测侵蚀沟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比例计算出土壤流失量;最后如果用质量表示侵蚀量时,还要用测得的体积乘以土壤容重。
2.2侵蚀沟体积量测法
1) 对于暂不扰动的临时土质开挖面、土或土石混合或粒径较小石砾堆垫坡面的土壤侵蚀量,应采用侵蚀沟体积量测的方法进行监测。
具体操作方法是:选择一定面积(视坡面情况而定)具有代表性的坡面作样方,量测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蕈等,定期或在每次大雨过后和汛期末量测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最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计算出流失量。监测时段内的沟蚀强度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2)对于局部地段细沟与浅沟可采用样地横断面体积量测的方法。侵蚀沟的断面面积可根据实际断面以梯形、三角形等断面形式计算。
具体方法是在一个样地上等间距取若干个断面,量测每个断面上侵蚀沟的断面面积,然后采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3 监测时段、频次
根据水利部文件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及铁路建设项目的特点,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运营初期(设计水平年)三个阶段,并以施工期为重点。
施工准备期对各定点监测点的本底值监测一次。施工期对正在使用的取土(石)、弃土(渣)量,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等情况至少每10 d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T程措施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3个月监测记录1次;对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应完成监测。运营初期对各定点监测点连续监测1年。
4 监测点布设
铁路建设项目呈线性分布,跨度较大,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监测点应在各防治分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或场地,布设监测点并实施监测。
根据铁路建设项日的施工特点及施工过程中对地表的扰动面积、程度,结合地面物质组成,监测点主要布设在路基高填深挖地段的路基边坡、取土场、弃土(渣)场、施工便道等新增土壤侵蚀量较大的地段。
5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
5.1监测成果公告
监测单位应及时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定期公布(每年至少一次)该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扰动土地面积、植被占压面积、取土量、弃土弃渣量、拦渣率、阶段治理成果、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和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设情况等。
5.2监测成果
承担监测的机构应依据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文的要求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完成后,承担监测的机构应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其中应包括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土壤流失星分析、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结论等相关内容,并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向项目所在流域机构报送上述报告和报告表,同时抄送项目所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
6 目前存在的问题
6.1 建设单住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极应付监测工作
由于缺乏有效的铁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手段,加上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宣传不够,导致建设单位对必须履行水土保持监测这项法定义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视为可有可无,从而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