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实现
实现以上业务思路,最终是构建一个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支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设计。目前,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试用的原型系统以追求效益为目标,强调充分利用运输资源以降低成本,围绕运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主体功能有以下几个模块。
5.1客流预测及方案策划
客流预测及方案策划模块融合市场调查、客流预测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分析客流历史数据,结合12306网站、客票系统、电话订票系统、十八点系统等方面获取的客流调查数据,进行综合预测,选择管内车站运能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和方向,提出旅客列车开行建议方案。通过对建议方案进行成本测算和效益评估,比选确定效益较好的方案。同时,对已开行的旅客列车计算盈亏平衡点(收入率、上座率)和盈利水平,提出停开建议。
客运处把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包括始发站、终到站、上线期等信息)提交给运输处,运输处通过统一编图软件安排可行线条,确定始发车次、始发时刻、终到时刻、沿途停靠站、担当铁路局、担当客运段、车辆库检、分界口等信息,反馈给客运处。客运处把有关数据输人系统,并根据开行径路进行盈亏分析,确认旅客列车开行的盈利情况。
运力资源配置
运力资源配置模块对线路和客车车底两大运力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其中线路资源由运输部门利用统一编图软件来进行预安排。
客车车底资源管理,对应的是车底运用交路管理。系统提供自动导入、手工编辑修改的操作界面,对客车车底及其编组进行管理。辅助安排车底交路,实现车底与列车的最优匹配,提高车底运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线路资源管理,对应的是列车上线计划管理。现有铁路客运业务,分为普速、高速列车两大部分。普速列车上线计划的定义界面,允许人工选择列车组成套跑交路,自动计算需要车底数量、交路周转时间、允许库检时间,再根据客车车底的计划编车日期,推荐选择可使用的合适车底,然后根据上线起始日期、终止日期、安排车底组数、车底上线顺序等,自动生成上线计划,并支持手工对每日的上线计划进行优化、调整,从而避免客车车底的重复安排和使用。
图1、人机交互界面
高速铁路动车组上线计划管理模块,采用类似图1的直观人机交互界面,根据车辆部门提供的上线动车组数量,通过简单的鼠标点选、双击等动作,安排动车组上线,选择某趟列车是否开行,操作简单明了,实现所见即所得式定义和输入数据。在制订方案的同时,能够实时査看动车组数量、运能、票额等统计数据的变化,还可以根据统计结果不断调整、优化开行方案,达到预期目标。
实际盈亏分析
在客流预测及方案策划阶段,提出的盈利目标,包括收入率、上座率等,需要基于实际售票情况进行盈亏分析,并把数据、经验积累下来,作为方案调整、线路安排的依据和参考。
通过对照事先预测的盈利目标和实际盈利水平,对方案策划评分。通过对多个方案的综合对比评价,促进客运产品策划水平的逐步提高。
其他功能
票额管理。通过整合票额分配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实现集团公司、站段、车站3个层面的票额统计,让各级用户査看其权限范围内的票额情况,清楚掌握集团公司始发列车、担当列车和管内车站的票额变动,为后续运力安排提供调整依据。
客调命令査询。整合TDMS中客运调度信息,实现调度命令文本内容辅助生成功能,按照自定义模板,根据列车上线计划自动生成调度命令,再传递给调度系统;自动读取调度系统中的调度命令内容,将原来专人跟踪査询的烦琐工作交给系统间流转处理,解决日常作业中枯燥地频繁跟盯、耗费大量精力的问题。
基础数据定义。实现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类别、种类、业务阶段的定义,方便区分对比;实现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相关的铁路局、方向、地区、省市、客运段、车辆段、车辆库检地、分界口等数据,以及列车编组的车底型号等资料的定义和维护,保持与客票系统基础数据同步,有利于基于客票发售数据的综合分析。
数据统计和报表展现。基于集团公司、车站两级视角,从直通列车、管内列车,图定列车、临客列车,各方向、分界口,以及各线别等多个角度,实现集团公司担当、始发列车对数和运能统计,并利用报表门户统一发布和展现各种统计报表。
系统采用PowerBuilder开发数据输入、定义操作客户端,以SQLServer作为数据平台,利用其数据库自带的集成服务作为ETL数据整合引擎,利用其自带的分析服务作为OLAP分析引擎,支持多维立方,为日后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预留了技术扩充能力。数据分析的前端展现工具采用BO和Excel,信息发布和报表门户采用Sharepoint。
6结束语
全国性高速铁路网形成,对社会生活习惯改变很大,旅客快速出行的需求给客运市场带来很多变化。应加快推进和完善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设计支撑系统的建设,尽快实现旅客列车产品的开发设计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客运管理水平,满足营销工作需求,适应铁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