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资料 > 铁路工务

提速道岔晃车原因及整治对策

2013-06-15 16:33:0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霍德礼 (上海铁路局阜阳工务段)

1常见病害

  (1)尖轨爬行。

  (2)尖轨侧弯。

  (3)岔杭爬行、偏斜。

  (4)岔枕空吊。

  (5)道床翻浆冒泥。

  (6)路基不均匀沉降。

  (7)转辙部位轨距扩大。

  (8)尖轨与基本轨竖切不密。

  (9)方向不良。

  (10)护轨调整片失效。

  (11)接头多种病害(低接头、错牙、鞍行磨耗、轨端掉块等)。

2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整治

2.1尖轨爬行

    病害产生原因:主要原因是无缝道岔经过长期运营,温度应力集中,加之固定尖轨的螺栓较少,扣压力不足,在列车的碾压过程中,尖轨产生纵向移动。整治措施:防止尖轨爬行采取的办法是保证支距扣板、轨距块与轨底边缘的密贴及螺栓扣压力。

2.2尖轨侧弯

    病害产生原因:由于制造、运输、存放及装卸等原囚造成尖轨侧弯,上道后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轨距超限,尖轨侧磨。列车通过产牛晃车。例:颖南站1#、3#道岔的尖轨由于温度应力的原因,将限位器项死后,在局部形成6mm左右的硬弯,每次添乘仪的晃车都达到水加Ⅲ,给工区养护带来极大麻烦。

    整治措施:按照“局部放散,减少应力”的思路,将限位器螺栓孔扩大,让尖轨在允许范围内爬行,同时进行拨道减少侧向晃车。待气温升高后配合电务调整转辙器处间隙,更大限度的将尖轨内部的应力释放出来,达到彻底消灭由于尖轨侧弯所引起晃车的目的。

2.3岔枕爬行、偏斜

    病害产生原因:转辙机部位岔枕爬行及偏斜,主要是受电务转辙机影响,道岔一二动岔枕问道碴不足,捣固困难,道床阻力小,极易使一二动前后岔枕产生爬行及偏斜。

    整治措施:对两岔枕间少量填充石碴,加强捣固,保持轨面平顺,各种螺栓扣压力达到标准,同时,利用一二动岔枕面螺栓孔,利用75mm角铁加工岔枕固定器进行刚性控制。整组道岔及前后要保证道床饱满,消灭空吊板。

2.4岔枕空吊

    病害产生原因:岔枕空吊部位主要集中在转辙机部位、尖轨跟端和辙岔位置。转辙机处的原因同引起岔枕爬行类似,丰要都是单面缺碴引起的,造成转辙机部位的两根岔枕半边“悬空”,形成空吊;尖轨跟端产生空吊的原因是由于焊接不平整,在列车碾压、冲击的过程中,造成接头病害,加剧道床板结及扣压力不足等原因彤成的:辙岔位置由于岔心翼轨及心轨垂磨,加之岔心有害空间,列车经过岔心位置时,冲击力增大,长期冲击振动造成岔心位置空吊极难控制。

    整治措施:①补充石碴,特别注意在转辙机部位,要控制在和岔枕底面平行即可,同时反复使用捣固棒进行捣固,将石碴填入岔枕底面,增加承压力:②更换石碴,由于受吊板影响。石碴出现磨圆之后,立即更换颗粒级配较好的优质道碴;③加强对尖轨跟端的打磨,消火接头病害。

2.5道床翻浆冒泥

    提速道岔道床翻浆冒泥主要是由于道岔铺设前基床处理不到位,同时,站场排水系统不到位(如阜阳站站改期间站场排水施工不彻底,造成雨季排水不畅,道岔长期翻浆)。另外,道岔转辙部位电务转辙机硬化平台也造成转辙部位排水不畅,致使道岔一二动位置翻浆。

    整治措施:今年雨季以前,我们对道岔进行了清筛处理,做好排水坡,并使用大型捣固机械对提速道岔进行高起道捣固,通过这种办法增加道岔枕下清碴厚度,恢复道床弹性。加上边坡清筛,增强了道床的排水性,解决了道岔翻浆冒泥问题。

2.6路基不均匀沉降

    病害产生原因:由于路基地质原因,在列车的碾压、冲击下,产生道岔部分部位或单边不同程度的下沉。

    整治措施:最基本的措施就是起道。但在起道的过程中。可根据道岔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尖轨、岔心部位可以采取分次起道捣固的办法,即每次起道量不宜太高,可隔天再次起几次,不断调整。避免形成新的晃点;在导曲线部分、尖轨前、岔心后如果起道量不足8mm时,可以先采取更换胶垫或加竹垫片的方法来保证轨面平顺,当超量时即抽下换上5mm胶垫进行起道捣固,即可有效地消除病害。

2.7转辙部位轨距扩大

    病害产生原因:①主要是基本轨外侧轨距块与基本轨轨底边缘离缝,经列车长期碾压造成轨距扩大;②由于岔枕爬行造成框架扩大:③岔枕大螺栓与垫板有磨耗。造成垫板外移。

    整治措施:①在尖轨前端加绝缘轨距杆,增加道岔框架刚性;②调整轨距块,即与电务配合,用合适的轨距块及时将基本轨底外侧和铁垫板进行密合。减少缝隙;③加大扣件压力,经常对道岔进行检查紧松补缺,保证整组道岔的扣压力;④焊补垫板磨旷的螺栓孔,更换新的大螺栓,保证扭力矩。

2.8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病害产生原因:①基本轨框架尺寸不符合规定,框架过大;②电务开口及动程不符,调整片使用不当造成的:③尖轨50mm断面内刨切长度不够{④尖轨顶铁抵死:⑤转辙机的位置与尖轨动作杆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⑥基本轨弯折点错后;⑦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

    整治措施:这后五种情况相对前两种要少的多,有应及时利用调整片调整顶铁、连接杆,整治尖轨、基本轨硬弯,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如属框架原因应及时调整,如属开口不当应督促电务共同处理,尖轨调整片不能一味在一动连杆处加厚,应采取撤除一动调整片,加厚二动调整片,同时加大一动动程加以解决。

2.9方向不良

    病害产生原因:由于道岔肩宽不足温度力较大等原因,使道岔内部力大于道岔的横向阻力,造成道岔方向不良。

    整治措施:①采用长弦对整组道岔进行细拨细改。②补充道碴,夯拍道床保证碴肩宽度增加道床的横向阻力。③对反复出现方向地段采取使用霸王桩用绝缘拉杆将道岔固定,确保方向平顺。    一

2.10护轨调整片失效    .

    病害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螺栓松动引起的。

    整治措施:加强对护轮轨部位的检查,做到及时‘紧松补缺”.以保证“91/48”不超限。

2.1l接头多种病害

    病害产生原因:错牙、吊板、掉块、坍塌、地接头、焊接不良等。

    整治措施:根本原则是保证轨面平顺,主要采取夹(错牙)、焊(掉块、打塌)、磨(鞍型磨耗)、调直低接头、调整轨缝、加大接头螺栓扭力矩等手段进行综合整治,还需及时清筛脏污道床,恢复道床弹性,保持道床饱满,排水畅通,消灭空吊板.力求“上平、下稳”。

3取得效果

    通过查找提速道岔晃车的原因进行整治处理后,轨检车、添乘仪、晃车仪在提速道岔的出分明显减少,6月份、7月份两个月轨检车、添乘仪、晃车仪在提速道岔的出分占全车间设备的20%。道岔的养护周期得到了延长,真正的达到了“结构健康保轨面平顺”、“纵不爬、横不移”要求,确保了列车在岔区通过的平稳性,列车运行安全系数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