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资料 > 铁路工程

黔张常铁路岩溶发育规律及选线原则

2012-11-23 20:23:0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刘廷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运输处)

万民岗—桃源段发育多级剥夷面,按高程分,西北部发育3~5 级,北部发育4 级,中部及南部发育4~6 级,共6 级。其海拔标高依次为1400m、1200m、1000~960m、680~600m、500~460m、320~280m。剥夷面的特征及分布如表2。

沿线发育一些大型溶蚀洼地,溶蚀面积大,无明显地表径流,地下水位浅,溶洞、漏斗及暗河极为发育,洼地接受高位暗河补给,同时在低位处又补给暗河。沿线较典型的如土落坪溶蚀洼地和茨岩塘溶蚀洼地。

5 黔张常铁路岩溶区选线原则河、岩溶泉时,宜设置桥涵工程跨越。

黔张常铁路选线的核心问题是尽量减小岩溶等不良地质引起的工程风险。针对本线岩溶发育特点,汲取相似区域地质条件下铁路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选线原则:

(1)线路避免走行在大型岩溶洼地、岩溶槽谷中央、串珠状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发育地段;避免线路或工程平行走行或设于地下暗河通道、岩溶大泉位置。

(2)区内构造线方向主要呈北东、北北东向,线路应大角度通过构造线,以最短的距离通过岩溶发育地段,并尽量走在边缘靠山一侧或岩溶相对不甚发育地段,对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也应绕避。

(3)工程设置上,应减少隧道工程设置,尤应避免长隧道,若线路必须通过或压覆暗河、岩溶泉时,宜设置桥涵工程跨越。

(4)岩溶隧道应选择在岩溶水垂直渗流带内,避免洞顶存在串珠状大型洼地、漏斗及落水洞。若不得已位于地下水水平循环带内,隧道路基面应设计为人字坡,有利于岩溶地下水的排泄。

6 结语

国内外事例表明,岩溶区铁路建设施工中灾害频发,风险性极高,造成后果极为严重,轻则毁坏机具、中断施工、延误工期,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而针对岩溶地区施工中风险性高、灾害频发的现实情况,我国目前现状偏重于灾后补救措施的研究,本文针对黔张常铁路沿线岩溶发育的特点进行归纳,力图总结岩溶、岩溶水发育规律,探寻适合于岩溶特殊地质区的铁路选线原则,从而规避施工风险、降低施工难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